2 年

高级会员

已认证

氧化铝无机填料:影响热传导行为的界面因素

     界面传热效率与界面结合状态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当界面相的物理特性发生变化时,其等效热导率可跨越多个数量级,这种变化幅度几乎等同于整个复合材料热导率的可调控范围,充分说明界面特性对宏观热传导行为的决定性作用。复合材料的传热性能本质上受微观界面结构的制约,任何界面层面的调整均会引起材料整体导热特性的改变。


1、界面数量与形态特征

      界面数量直接影响声子的散射频率。随着填料表面积的增加,异相接触界面数量显著增多,形成更多声子传输屏障,从而抑制热量传递。粒径调控是改变界面数量的关键手段:大粒径填料由于比表面积较小,形成的界面数量相对较少,有利于降低声子散射概率;而小粒径填料虽然能提升分散均匀性,但过高的界面密度反而可能加剧声子散射效应。当粒径减小到特定临界值时,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可能反而低于基体材料。值得注意的是,大尺寸单晶填料因晶界缺陷少、声子散射弱,已成为优化导热路径的重要研究方向。


      对于界面厚度的作用,学界尚未形成统一结论。部分研究认为较厚的界面层为高频声子提供散射空间,从而增大界面热阻;而超薄界面由于缺乏散射条件,可能降低热阻。这种争议性表明界面厚度与导热性能的关系需结合具体材料体系深入分析。


球形氧化铝.jpg

2、界面相容性与结合强度

      在由无机填料与有机基体构成的复合体系中,界面相容性差异会引发三个关键问题:首先,填料团聚导致导热网络不连续;其次,基体对填料的润湿性不足形成界面空隙;最后,热膨胀系数失配引发温度循环下的界面剥离。这些问题均会显著增加界面热阻,形成热量传递的瓶颈。


      通过表面改性可有效改善界面结合状态:一方面利用偶联剂构建化学键合桥接,另一方面通过聚合物包覆增强物理锚定作用。例如,采用聚硅氧烷修饰氮化硼填料后,其与硅橡胶基体的浸润性显著提升,界面处声子传输效率提高,使复合材料导热性能成倍增强。等离子体处理等先进改性技术还可精确调控界面层的化学组成与形貌特征。


3、器件接触界面特性

      作为热界面材料使用时,复合材料与散热部件的接触状态直接影响实际散热效果。工程应用中存在两类典型界面问题:一是微观尺度下接触表面的粗糙度导致有效接触面积降低;二是装配压力、材料压缩弹性等宏观因素影响界面紧密程度。通过提升部件表面光洁度、优化装配工艺、选择适度软化的界面材料,可有效降低接触热阻。例如,增大夹紧压力可使界面空隙率降低,而具有自适应形变能力的凝胶材料能更好地填充微观不平整区域。


      实现高效热管理需要多维度协同设计:在微观层面,通过粒径级配与表面改性构建低阻界面;在介观层面,利用取向排列技术形成连续导热网络;在宏观层面,结合应用场景调控接触界面状态。这种跨尺度协同创新已成为突破现有导热材料性能瓶颈的重要方向。


参考资料:粉体圈





东超  2025-04-16  |  阅读:188
最新动态
更多  
推荐产品 供应产品

分类

虚拟号将在 秒后失效

立即拨打

为了保证隐私安全,平台已启用虚拟电话,请放心拨打
(暂不支持短信)

×
是否已沟通完成
您还可以选择留下联系电话,等待商家与您联系

需求描述

单位名称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已与商家取得联系
同意发送给商家
留言咨询

留言类型

需求简述

联系信息

联系人

单位名称

电子邮箱

手机号

图形验证码

点击提交代表您同意《用户服务协议》《隐私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