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谁影响了中药凝胶贴膏的“成型之路”?

青黎

2025.7.2  |  点击 739次

Ta的动态
导读粉体特性对中药凝胶贴膏成型的影响及优化策略

中国粉体网讯  中药凝胶贴膏作为我国传统中医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透皮给药系统的所有特点。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加剧和康养保健产品的多样化,国内中药凝胶贴膏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我国中医药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


中药凝胶贴膏


中药凝胶贴膏主要指的是将中药与适宜的基质制成膏状物,通过涂布于背衬材料上以供皮肤贴敷并可产生局部性或者全身性作用的薄片状柔性制剂。中药凝胶贴膏通常由含有活性物质的膏体层和背衬层(膏体的载体)及防黏层(起保护膏体作用)组成,其中,膏体层含基质和主药部分,可产生主要的治疗作用。


与传统的贴膏相比,其有载药量大、保湿性好、不易引起皮肤过敏、刺激性小、给药剂量可控、可反复粘贴、透气性好等优点,是一种新型经皮给药制剂,适合中药贴膏的改造和中药品种的二次开发。


中药凝胶贴膏剂成型的关键工艺


中药凝胶贴膏的基质和工艺是因药而异,药物本身的性质差异可形成不同的凝胶贴膏制备工艺。影响凝胶贴膏基质性能的因素除原料本身和基质配比外,制备工艺亦是影响因素之一,包括中药的物理形态、各种物料的投料顺序、混合工艺、干燥时间和温度等。


(1)中药的物理形态


在制备中药凝胶贴膏过程中,中药的加入形式包括中药提取液、中药干膏粉、中药浸膏和中药挥发油。中药提取液相对密度太低,含水量较高,制剂成型困难。干膏粉由于易吸湿结块,制备过程中不易混合均匀且易黏附挂壁,因而影响均匀度和外观质量。而中药以超微粉的形式制备贴膏,由于微粉化后比表面积增加,药效成分的释放速度与释放量优于中药普通粉体,更有利于有效成分的透皮吸收。


在制备凝胶贴膏时,中药通常以浸膏的形式加入,不仅利于混合过程的进行也不会因为含水量大而影响制剂成型。但是,浸膏相对密度不同会造成浸膏的黏稠度不同,进而影响制剂的制备过程与成型。当药物为挥发油时,传统的加入方法是将挥发油直接喷洒在药粉、浸膏或吸附在辅料中。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但是药物稳定性差,不利于长期储存,影响药物疗效。目前,通常将中药挥发油制备为β-环糊精包合物、微乳等。


(2)物料的投料顺序


物料的投料顺序也是中药凝胶贴膏成型的关键因素之一。中药凝膏贴剂制备过程需水相和油相,水相是以增黏剂溶于水中形成,油相是以骨架材料溶于保湿剂中。应根据药物性质考察辅料的投料顺序,以确保得到最佳性能的膏体。


空白基质:制备空白基质时,甘羟铝不溶于水,聚丙烯酸钠在水中易溶胀成团,因此,两者应先完全分散于甘油中,制成油相;而CMC-Na、卡波姆等高分子材料需要充分溶胀于水中,制为水相。大部分文献中提到水相与油相的混合顺序为水相加入油相中。


含药基质:制备含药基质时,通常将药物浸膏直接添加至空白基质中。


(3)制备凝胶贴膏剂的工艺参数


凝胶贴膏制备过程中,需要控制的制备工艺参数包括混合工艺参数、干燥温度与时间、涂布工艺与涂布厚度。


混合工艺:混合工艺会对凝胶贴膏膏体性能产生重要影响,其中搅拌速度、搅拌时间和混合温度是较为关键的影响因素。在混合过程中,搅拌速度太快,可能会破坏高分子化合物之间形成的氢键,同时带入大量气泡造成基质空腔较大而影响膏体外观;搅拌速度太慢,膏体不易混合均匀。搅拌时间太长,交联反应时间过长而不利于膏体的涂布。大部分相关文献中只要求搅拌至膏体均匀,并无提及具体的搅拌时间,部分文献提出了要求,其中搅拌时间为10~20min最常见。混合温度高会增加膏体的流动性而利于涂布,但会造成挥发油成分的损失;温度过低,则不能使组分融合完全。另外,搅拌时应注意方向统一。不过,在制备过程中,最好采用真空搅拌装置,避免基质中混入气泡影响后续的膏体涂布。


干燥温度与时间:交联型凝胶贴膏制备完成后,需要恒温静置一段时间使高分子聚合物交联完全,如果交联时间过短,则膏体过软,无法反映凝胶贴膏的真实性状;如果交联时间过长,则时间成本增加。因此,应该确定保存条件和交联时间,以确保测试性能的时间。干燥方式大体分为两种:室温干燥以及干燥箱干燥。通常将膏体晾置至覆膜剥离时不粘连,即意味着干燥过程的结束。


涂布工艺:凝胶贴膏的涂布方法主要分为热熔涂布法、溶液涂布法和压延涂布法,其中压延涂布法因制备工艺简单、制得膏体柔软而被广泛应用。涂布形状主要是根据药物的适应症来选择,用于治疗乳腺癌疾病的凝胶贴膏通常为月牙形,而治疗咳嗽等疾病的穴位贴通常为长方形或正方形。对于凝胶贴膏剂的涂布厚度,大部分文献中仅表示凝胶贴膏应涂布均匀,膏体厚度一致。


小结:


作为一种新型透皮给药制剂,中药凝胶贴膏以其刺激性小、使用方便等诸多优点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成型工艺是凝胶贴膏制备过程中的关键,中药成分复杂,对凝胶贴膏的成型影响较大。药物本身的形态对于凝胶贴膏的成型与性能有影响,应系统研究药物物理形态对于重要凝胶贴膏的成型与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结合药效学评价,选择最佳的药物形态。其次,在凝胶贴膏成型过程中,温度、搅拌时间、固化时间与湿度等对凝胶贴膏的成型均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目前对于制备工艺参数的系统研究较少。未来,摸索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完善、规范化的制备工艺流程,将有利于中药凝胶贴膏的大规模生产。


参考来源:

1、厉宇星,吴舟涛等.守正创新背景下中药凝胶贴膏的现状与创新发展

2、李宁,蒋境兴等.中药凝胶贴膏剂制剂处方及成型工艺研究进展

3、童继军.中药凝胶贴膏工艺研究进展

4、季文莹,马晶晶等.中药凝胶贴膏研究进展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青黎)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文章评论
相关资讯
筛分设备供应商:新乡市伟良筛分机械有限公司入驻粉享通
2025-07-01
变废为宝!中药药渣在这些地方再“发光”
2025-06-30
2025中药饮片品牌企业榜单
2025-06-28
200多亿抗抑郁药市场,国药再添一中药新药!
2025-06-27
共晶技术:为中药活性成分新药开发“注入新活力”
2025-06-26
粉体大数据研究
全球及中国增材制造用金属粉体市场研究分析报告(2025-2027)
中国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市场研究分析报告
中国半导体行业CMP抛光材料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生物医用陶瓷材料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粉体网 版权所有 ©2025 cnpowder.com.cn
739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