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
1、分析师:关税或导致美国制药业成本增加460亿美元
美国计划对药品征收关税,这可能最终导致品牌药品价格上涨,但短期内制药商可能会承担这些成本。耶鲁大学博士后研究员、药品定价专家Melissa Barber指出,制造商不太可能大幅提高价格。股票研究集团伯恩斯坦兴业银行估计,美国关税可能会为制药业增加460亿美元的成本,而目前主要制药公司的年收入为7000亿美元。此外,进口关税的威胁已经促使制药商加速向美国发货和仓储供应。
2、毕得医药:目前大部分产品在豁免清单中 关税政策对业务影响不大
4月15日,毕得医药举行投资者说明会,讨论终止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并回应美国关税影响及应对措施。公司表示,其美国收入占比约20%,且大部分产品在美国关税豁免清单中,因此关税政策目前对公司影响不大。公司已于去年完成美国研发中心的建立和仓库的改造升级,并利用美国子公司资源制定关税应对措施。目前美国子公司的产能和仓储能力与公司需求匹配,暂无进一步加大美国投资建设的计划。
3、突发!强生医疗或损失近30亿,70%来自中国市场
4月15日,强生公司的高管在一季度收益报告中表示,预计全球关税上调将给公司的财务造成 4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0亿)的损失,其中高达70%的关税影响来自其从美国向中国出口的医疗器械产品。
4、美国商务部启动对芯片与药品进口调查
当地时间4月14日,美国商务部在两份公告通知中表示,已开始调查“半导体和半导体制造设备”以及“药品和药品成分,包括成品药”进口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影响。其中,针对药品的调查将涵盖所有药品进口,包括成品仿制药和原研药,以及用于生产这些药品的成分。调查人员还将审查关键药用成分的进口情况。
5、落子中东、非洲,10年合作期,“关税战”中诺泰生物未雨绸缪
4月10日,诺泰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与中东知名药企Gulf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Julphar PSC)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将在阿联酋、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埃及、摩洛哥等中东和非洲地区22个国家就司美格鲁肽原料药供应与Julphar达成相关约定。合作期限为自最终协议签署起10年。“关税战”背景下,这样的消息也相应振奋了市场。
6、摆脱猴子!FDA:未来3年逐步淘汰动物试验
美东时间4月10日,FDA宣布单抗和其他药物开发过程中的动物试验将逐步被更有效的人相关的新技术方法,包括基于AI的毒性电脑模型和细胞系和试验室类器官(如器官芯片)毒性测试。新方法旨在改善药物安全性和加速评估进程,并且减少动物试验,降低研究和开发成本和最终降低药物价格。同日,FDA还发布了非临床研究中减少动物试验的路线图,指出将在未来3年实施减少动物中的毒性检测。
7、关税重压下,诺华230亿美元在美国建厂
当地时间4月10日,诺华宣布计划在5年内对美国基础设施投资230亿美元,以确保诺华为美国患者提供的所有关键药物都将在美国生产。这一承诺使诺华能够扩大其在美国的制造、研究和技术业务,拥有10家工厂。生产能力将涵盖活性药物成分(API)和生物制剂原料药,以及二次生产和包装。
8、“生物医药战” 来了?NSCEB提出促进美国生物技术创新法案!
当地时间4月8日,美国新兴生物技术国家安全委员会(NSCEB)美国参议员 Todd Young和美国参议员、NSCE委员Alex Padilla向美国国会提交了重要报告和行动计划,称需要采取紧急行动以应对来自中国的生物技术挑战。报告开篇明确指出:中国在过去20年里一直将生物技术作为战略重点,目前正在迅速崛起,并在生物技术领域占领主导地位。
9、美国将对药品征收关税:全球产业格局生变
当地时间4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表讲话称,美国将对药品征收关税。特朗普表示,美国并不生产自己的药品和其他改善健康的产品。美国支付药品的价格往往比有药品生产的国家高出很多倍。特朗普认为,一旦对药品征收关税,制药公司将在美国开设工厂,因为美国是“最大的市场”。
10、国家药监局:支持境外已上市药品尽早用于临床
近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了《关于境外已上市药品获批前商业规模批次产品进口有关事宜的公告(征求意见稿)》,提出对于全球范围内最先在中国取得上市许可的进口原研药品等,免于提交境外药品监督管理机构出具的允许该药品上市销售证明文件。通过中国药品检查机构药品GMP(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符合性检查的获批前商业规模批次产品,可以进口并上市销售。
参考来源:
格隆汇、科创板日报、巨潮资讯网、医疗器械商业评论、医药研究社、人民日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FIERCE pharma、药讯随说、药时代、21世纪经济报道、财联社等.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青黎)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