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创】谁在拨动钛白粉工艺交替的“齿轮”?

昧光

2024.6.28  |  点击 727次

Ta的动态
导读 氯化法钛白粉发展前景如何?

中国粉体网讯 前一段时间,日本石原ISK宣布,董事会批准重组其无机化学品业务的计划,将于2027年3月底永久关闭位于日本四日市的硫酸法生产基地。

 

消息一出,在业内曾引发了一些关注。

 

其实从前两年至今,龙佰集团等多家头部企业在钛白粉生产工艺更替方面就动作频频了。2023年年中宣布停止硫酸法钛白粉产能建设,后又加大氯化法工艺研究扩张了产能,新工艺在业内更是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期待。2024年3月鲁北化工发布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山东祥海钛资源科技有限公司拟投资7.19亿元建设年产6万吨氯化法钛白粉扩建项目。加之5月10日,日本石原宣布未来会永久关闭硫酸法生产基地,似乎随着时间的推移硫酸法工艺很快就要被淘汰了一样。

 

淘汰不至于,但不再建设硫酸法钛白粉产能真是大势所趋2024年颁发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限制类目录中,明确涉及硫酸法钛白粉(联产法工艺除外)的项目将不再批准建设

 

今天,我们再一起交流一下,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工艺已经发展到哪一步了?什么时候成为主流工艺?为什么氯化法备受追捧?硫酸法钛白粉发展潜力还有多少?

 

氯化法钛白粉生产企业都有谁

 

据钛白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处统计,2023年全国钛白粉行业具备正常生产条件的全流程型生产商共42家(不含后处理和加工型企业)。其中纯氯化法工艺2家(中信钛业、宜宾天原海丰和泰),同时具有硫酸法工艺和氯化法工艺的3家(龙佰集团、攀钢钒钛、鲁北集团),其余37家都是纯硫酸法工艺。

 

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工艺为何呼声日益高涨?

 

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工艺因其生产过程中环保和产品质量高,是国际公认的替代硫酸法的新一代先进技术,但在国内迟迟没有成为主流。那氯化法究竟能否成为钛白粉生产的主流工艺呢?其实,直接从产品或者市场的角度来验证最具说服力。

 

 

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工艺

 

 

硫酸法钛白粉生产工艺

 

钛白粉的制备主要有硫酸法和氯化法两种工艺,硫酸法可以生产金红石型和锐钛型两种,氯化法只能生产金红石型。2023年,全行业416万t产品总量中,金红石型为360万t,占比为86.53%,比上年增加3.2个百分点。

 

2023年,全国5家氯化法企业氯化法钛白粉的综合产量为69.2万t,比上年大幅增加19.5万t,增幅为39.33%。

 

2024年1-5月钛白粉产量累计约199.38万吨,同比去年同期增长20.91%,产量增加约34.48万吨。2024年1-5月氯化法钛白粉累计产量27.21万吨,同比增幅6.21%,产量同比增加1.59万吨。

 

 

从金红石型钛白粉产量占比和氯化法钛白粉产量增长趋势来看,氯化法工艺是在向前发展的,它符合市场需求。

 

在国际市场方面,虽然近年来,出口是中国钛白粉的支柱市场之一,年度出口量基本占产量的1/3左右(2023年出口量占总产量的39.42%,为历年之最高),但这总是有限的。况且,当前的国际经济环境也不是很友好,存在贸易摩擦、贸易壁垒和纠纷以及海外企业竞争等诸多不利因素。在这种充满隐忧的困局下,作为国外主流工艺的氯化法工艺被寄予厚望,其一方面可以优化、整合国内落后产能,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国产钛白粉质量并符合环保要求

 

氯化法工艺和钛白粉产品质量好在哪成为主流工艺还欠缺什么

 

结合钛白粉产销现状,有业内人士指出,我国钛白粉产业必须走氯化法道路,才有实力应对国际市场的严峻挑战。原因很简单,硫酸法的主要原料是硫酸和钛精矿等,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低,品种单一,环境污染严重。相反,氯化法的主要原料是高钛渣和氯气等,被称为清洁工艺,具有生产自动化程度高、产品质量高、规模大、“三废”排放少等诸多优势。尤其是产品质量,相比硫酸法,氯化法钛白初品的粒径要小,分布更窄,一般粒径在240~260nm,在后处理和应用的时候具备较大优势。

 

当然,我们必须正视国内氯化法工艺存在的不足之处,一是氧化单线的规模容量小和氧化除疤防疤工艺尚存在需要进行完善。此外,产品质量与国外尚有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钛白粉的粒度和晶型控制上。表现出白度、消色力、遮盖力、耐候性等指标有差距。三是在关键设备的制造上,国内制造质量尚不能与进口设备相比。四是在单体设备产能上与国外尚有差距。五是我们并没有自己的自主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又难以引进,这也是氯化法在我国未能推广的重要原因。不过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12月5日,龙佰集团“沸腾氯化法钛白粉制造及资源化利用成套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荣获科技进步一等奖,在打破技术封锁方面成功迈出一大步。

 

还是主流的硫酸法工艺真的没有竞争力了么

 

凡事无绝对,也有观点认为氯化法对硫酸法并没有完全的替代性。目前欧美国家在造纸、化纤、陶瓷、化妆品等行业对硫酸法生产的锐钛型钛白粉依然保持旺盛的需求,硫酸法钛白粉未来依旧具有广泛的应用途径和市场需求,会与氯化法钛白粉长期并存,而我国钛白粉出口业务的繁荣就是最好的证明。

 

同时,支持硫酸法并存的观点认为,国内的硫酸法并不会很落后,也可以不断创新。目前已经创造出了改良的硫酸法。该技术比原硫酸法已有很大改进,如采用酸溶性钛渣代替钛精矿作原料、实现了废酸浓缩循环利用、硫磺制酸余热利用等,生产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还有业内人士表示,在环保方面,单纯的说硫酸法污染严重是误解。硫酸法钛白粉的主要污染在于废硫酸,但目前随着废酸回收再利用技术的推广,废硫量可以大幅减少。如四川龙蟒公司,其废酸全部用于磷酸盐的生产。而氯化法产生的氯化渣处理难度大,目前国外很多企业也还处理不好氯化废渣,对环境危害依旧存在。在原料方面,目前国内的钛资源岩矿虽然很多,但高品质的砂矿少。要适应氯化法工艺,还需要将钛精矿提炼成高钛渣。如果企业技术不过硬,氯化法的生产流程就不见得短,成本不见得低,环保也可能会打个问号。

 

结语

 

粉体网编辑认为,无论是氯化法还是硫酸法,并存是长期存在的,至于谁是主流目前毋庸置疑。但我们一就要保持对氯化法工艺的探索,因为氯化法的趋势已经不可忽视,而且求索也是长期存在的,是技术进步的原动力。

 

参考来源:

毕胜,等:2023年中国钛白粉行业的现状、未来及发展,钛白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全远霞,等:硫酸法和氯化法钛白初品表面性能和分散性能比较,重庆理工大

粉体网,氯化法钛白粉工艺在国内发展不起来,只是技术问题?

龙佰集团、日本石原等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昧光)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5
相关新闻:
粉体大数据研究: